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,“空心村”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新三农问题。特别是随着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乡村振兴,对于部分空心化已经较为严重的乡村,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、人居环境建设,还是实施规划调整、合村并点,成为考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道难题。日前,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在《求是》发表文章,从扎实推动乡村振兴角度探讨这一问题,认为要加快编制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,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,保持历史耐心,明确建设时序,避免在“空心村”无效投入、造成浪费。
提到“空心村”,要看到不少人对改造乡村具有同样的愿望,也不能因为留下的人较少就忽略相应的乡村建设。同时,在一些空心化程度严重的农村,过度追求资源均等分配是不切实际的。梳理媒体报道,有农村为完成改造数量的考核指标,连没人住的院子也安了厕所;有的按照上级要求建设文化舞台,结果成为摆设;还有农村大搞雨污分流工程,引发各种矛盾……类似这样的“无效投入”或者“低效投入”,虽然打着乡村振兴的旗号,但其实存在相当的盲目性。
乡村振兴的资源错配,反映出人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与理解千差万别,治理方向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。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)》将乡村类型主要分为五种:集聚提升类、城郊融合类、特色保护类、搬迁撤并类、保留改善类等,提出“在空心化率特别严重的村庄可以进行搬迁撤并”。同时,也要防止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。哪些可以自然消亡,哪些能实现自我提升,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实施“空心村”治理。
规划是乡村建设的“施工图”。当前,虽然国家和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,但主要是战略性规划,缺乏具体的详细规划,由此不仅引发了“无效投入”问题,还造成了宅基地和土地大量空置,无法有效整合资源,吸引人才和资金进入农村等。因此,乡村建设行动应坚持规划先行、依规建设,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要,依据不同类别进行有针对性治理,更好助力于乡村建设行动。
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是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有机结合,是人才、资源、战略的有效统一。从长期来看,类似“空心村”这类问题可能还有很多,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,在政策瞄准和精细化上狠下工夫,方能更快书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。(扶青)
凡注有"天津滨海网"或电头为"天津滨海网"的稿件,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天津滨海网",并保留"天津滨海网"的电头。
娱乐
科技
- 互联网公司开启“抢人大战” 核心岗位首次开放
- 罗永浩欲重返科技行业 强调还完债的当天就会回去
- 工信部持续开展App专项整治工作 累计通报1494款违规App
- Redmi Note 11定档 百瓦快充对标MIX 4
- 苹果“天价抹布”售竭 新订购用户需要等到12月上旬才能够发货
- AirPods 3国行定价1399元 AirPods 2跌破千元关口
- 苹果向开发者推送iOS 15.1 RC候选版 iPhone 13 Pro独享新特性
- 漫威新片档期均有不同幅度调整 惊奇队长2跳票至2023年初
- Redmi Note系列新品高配版支持120W快充 坚持做高端产品大众化
- 实习生用官微吐槽腾讯 网友称”打工人真难啊”